
对于连Web2都不太熟悉的年长者来说,「Web3」和「元宇宙」能为他们带来什么价值?先满足他们的需求又能对这个产业带来什么好处?
可能有人会说年长者不是「元宇宙」发展的目标族群。
但我认为未来在元宇宙之中,黏着度和忠诚度最高的就是年长者(和小孩,但他们没办法掌控自己的时间分配)。
虽然现在对于元宇宙的论述大都还停留在「戴着VR头盔进入一个虚拟空间」,实际体验的感觉也仅是把现实中和Web2上的活动换个方式呈现而已。不过就如同许多的趋势观察家预测的那样,现在还在产业的早期,像样的应用仍十分匮乏,但未来随着元宇宙整个生态发展成熟,这项技术/平台将会重组我们的「时间」、「空间」以及「人与人的互动方式」。所以我们就从这三个面向来分析看看,随着产业持续发展,元宇宙能够特别提供给年长者什么样的价值(诱因),以及年长者为什么是这个产业应该要花最多力气去满足的族群。
一、时间
这里提的时间有几种意义:年龄、时光和使用时间。
无龄感Agelessness

在现实生活中,年长者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年龄带来的限制,不论是生理上的行动限制或心理上的年龄歧视,有意或无意地,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年长者。
但在元宇宙里,年龄和外表完全可以是个隐藏的属性。玩过线上游戏的人都知道,一开始进入游戏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精心打造自己在游戏里的形象(Avatar),从取名字、选发型、脸型、体型到瞳孔和皮肤的颜色都可以重新选择(也就是俗称的捏脸系统),进入游戏后也不会有人在乎你的真实年龄,因为真正重要的是你在游戏里的角色能力以及和大家一起游玩的体验。
在虚拟世界里,年长者不需被生理上的退化限制,可以透过脑力和经验与年轻人一起进行各式各样的活动,不受年龄差距所阻碍。这种「无龄感」的生活体验正是这几年银发健康产业积极鼓吹的方向,而在元宇宙里完全可以提供这样「不被年龄束缚」的体验。
重温时光
年长者的手机除了用来打电话,最常用的就是拍照和录影。年纪越大越喜欢记录当下的原因,就是为了方便将来可以随时再回头看看某个瞬间,或重新体验某个生活片段。而在元宇宙里要重现过去某个片段,只要将当时的纪录存档再次播放就可以了。远距参加过的大师国画教学、某一场线上教堂礼拜、和老朋友一起参加的江蕙元宇宙演唱会、与遥远亲友的虚拟聚会…等等,随时想要回顾只要按个播放键,就可以用身历其境的方式重新体验。
甚至科幻一点,真实的线下活动也可以用3D环景录影后投放到元宇宙中,透过自己的Avatar再次360度地重新体验。也许未来可以将现实生活经历的影像纪录也搬到元宇宙中重现,就像Netflix 科幻影集「黑镜:《你的全部人生经历》」那样,随时能够重播过去某个重要时刻的画面。
使用时间
对年长者来说,「时间」当然弥足珍贵,但同时也是最多、最能够被自主分配的一项资产。如果说一天24小时扣除睡眠时间后,学生和工作者能够自由掌控的时间不到8小时,而退休族群则可能达两倍。不论未来「元宇宙」和「现实」两个世界的使用情境是融合成为一个混合宇宙,还是会彼此竞争、互相争夺用户的「使用时间」,年长者都会是最不可忽视、能在元宇宙里贡献最多「使用时间」的族群。而贡献越多时间的人,通常能带来越多价值(不论是直接或间接)。

二、空间
让长者行动自如 身历其境
网络乃至元宇宙所能带来最明显的好处之一就是消除了空间的限制。远方的亲友可以即时互动,遥远国度的演唱会可以实况聆听,甚至喜马拉雅山顶和国际太空站内部,只要坐在家里操作一下就能马上体验。
回忆与历史重现
除了没有经历过的全新景点,年长者过去的经历或对他有重大意义的生活场景,也能够轻松重现。未来也许会出现一种建筑师,专门在元宇宙里「重现」用户记忆中的故乡老厝,让人们能够在另外一个宇宙中重温过去的回忆。
许多「在地耆老」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大半辈子,如果能运用他们的回忆重现一个地方的在地风华,这些原本只存在记忆中、注定随着时间消逝的建筑、街道、人物、故事都将赋予元宇宙更丰富的人文风景。清明上河图的意义不在记录了什么国家大事,而在描绘了真实生活风景。他们会是元宇宙里最能提供历史价值的一群用户。

三、人与人的互动
参与社群互动创造自我价值
有研究显示,一个人的社交生活品质将影响人生的健康与快乐程度。
许多长者在退休后失去原本的社交舞台,整天独居在家里被孤独感笼罩,导致幸福感、个人价值感和健康状况都受到影响。
对于数字科技不熟悉的长者来说,生活圈大致上只有亲友和邻居,较熟悉数字科技的人可能会开始使用FB和LINE这些社交平台来扩展生活圈,但是受限于数字能力和科技的限制,他们明明是使用Web2服务(双向互动)却像在使用Web1(仅用来阅读资讯)。

缺少互动就更不用说透过网络创造影响力。元宇宙的发展应该要能让长者用更自然、更人性的方式在虚拟世界里参与各种社群、创造内容、自由互动,赋予他们和其他年龄一样的数字参与能力(元宇宙所能给银发族最重要的「赋能」),他们自然就能创造影响力,进而肯定自我的价值。
DID、SBT等去中心化身份技术
可以简单说是一种在区块链和元宇宙里用来识别某个加密帐号属于现实世界里的某个独立个体,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程度隐私的技术。
稍微熟悉长者使用数字服务的困难的人就知道,帐密管理可以说是他们的最大痛点之一。手机开机要帐密、下载App要另外一个帐密、登入LINE和FB又要不同的帐密,光是记住不同的帐号密码,还要小心保管不被盗取就让他们伤透脑筋。未来所有Web3和元宇宙里的服务如果真的都能用一个帐号就能四处通行,再加上透过「SBT 社群恢复(SBT community recovery)」来避免珍贵的帐号被盗或遗失,就等于满足了他们在数字世界里生活的一大需求。
还很远,很多需克服的困难
撇开目前「Web3」那复杂又缺乏人性的使用介面和流程(想想自己刚开始使用加密钱包的经验),「元宇宙」的内容又还如此空泛摸不着边际(想想扎克伯格的百亿美金投资批评),要如何才能让他们愿意穿越那重重的障碍直达那元宇宙的彼岸呢?随便想想就还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 装置设备的研发设计
- UI/UX的研究与设计(尤其是针对银发族的生理需求)
- 服务需求与设计
- 资安,诈骗与骇客防范
- 找到第一批使用者
- 设计推动平台成长的网络效应
- 医疗与法规议题
- …and more
这些每一个都是大哉问,也是值得一整个公司和产业去研究发展的议题,希望未来有机会看到更多相关资料再来聊聊。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是致力于帮助创作者实践内容有价的平台,每月有来自中文世界的300万名读者,以及多达3.5万活跃的创作者。